發(fā)布時間:2016-11-26 點擊:21
【時 間】2016年11月25日
【主講人】杜小培
【主 題】憶青海
【主持人】郭麗娜
主持人:“今天是‘我想說’的第十期,讓我們一起憶青海。”
“‘憶青海’顧名思義即回憶青海,懷念青海。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對青海的認知。
青海位于祖國西部,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,以中國最大內陸湖——青海湖而得名,有‘三江源’‘中華水塔’之美譽??偯娣e72.23萬平方公里,居全國第四位。青海省有2個地級市,3個縣級市,6個自治州,7個自治縣,其中自治縣全部為少數民族聚居地。
青海目前只有2個5A級景區(qū)即青海湖大旅游區(qū)和藏傳佛教塔爾寺。青海的旅游logo充分展示了青海的大江、大河、大湖泊、大雪山、大草原、大氣魄的特色,突顯出雪山、哈達、青海湖、飛鳥的形象,體現了綠色青海、生態(tài)青海、文化青海的概念。
青海湖是青海省的重要景區(qū),2005年被《中國國家地理》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五大湖泊之首。青海湖很大,面積相當于4個香港。青海湖很高,湖面海拔3260米,約為2座泰山的高度,所以到青海湖時常會出現高原反應。青海湖古稱‘西海’,北魏時期得名‘青海’,清代后期正式命名為‘青海湖’,意為青藍色海洋之意。青海湖地處西壩干旱區(qū),東部季風區(qū)、青藏高原區(qū)三大區(qū)域交匯地帶,是維系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(tài)安全的重要水體,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。從西寧至青海湖,路線有兩條,南上北下和北上南下,南北分界線以湟源縣為分界點,南線是最常見的線。青島湖的‘茶馬商都’是丹葛爾古城,古城中最出名的是充滿濃郁民族特色的燈箱式廣告招牌。每年的6至8月間青島湖會舉辦環(huán)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。
青海是一個多民族聚居,多文化交融,多宗教信仰的地區(qū),其中藏族是一個全民信仰藏傳佛教的少數民族。所以路邊經常會看見一些虔誠的藏族信仰者五體投地的磕長頭。藏族有五種葬法即塔葬、天葬、土葬、水葬、火葬。最高等級是塔藏,但塔藏的對象一般是佛教高僧,水葬主要針對于未成年的孩子。
青海湖是鳥的天堂,青島湖著名的鳥島位于青海湖西北,是全國八大鳥類自然保護區(qū)之一,分為海西皮和海西山兩個島。青島湖有一種魚叫裸鯉,也叫湟魚。它全身無鱗,生活在淺水區(qū)。每年3至4月湟魚會進行回游,并會出現鯉魚躍龍門現象。目前湟魚已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。
每年到3至4月,青海湖的冰就會融化,這種自然現象被當地稱為‘開湖’。 ‘開湖’場面十分壯觀,民間有‘文開’和‘武開’之說。文開湖體現了婉約美,隨著氣溫漸升,湖水逐漸變薄、破碎、融化。武開湖體現的是豪放美,隨著氣溫升高,徹夜的狂風大作,使封凍的湖面溫度迅速升高,當湖面冰蓋溫度達到4℃時,厚厚的冰蓋突然炸裂,如萬馬奔騰的巨響,又仿佛悶雷在天際轟鳴。“
個人感悟:
張野: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,世界那么大,我們要去看看。
張雪瑩: 青海人民很熱情,青海很美但交通不便,適合自駕旅游。
王洪嬌: 去一個地方旅游前需要了解當地的文化。
魏敏:當地藏民對佛教的敬仰令人很敬仰。
朱振榮:對青海的印象即白和藍,很美。
高璇:很想去青海。
李維柱:對青海充滿好奇,有機會很想去看看。
代博超: 印象中青海是一個咸水湖,對青海充滿好奇。
王少軒: 青海給人的第一感覺是自帶背景音樂,有機會很想去。
白瑞:青海旅游多以生態(tài)自然風光,宗教民俗為主,但青海旅游淡旺季明顯,受時間限制很大。
王昊: 藏族居民很熱情。雖然當地語言是藏語但只有拉薩說的是標準藏語。
李賀: 我對青海湖的印象就是油菜花、青稞酒。今天的分享讓我想到青海是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。
劉洋: 藏民對自然的敬畏還是值得學習的。
康美靜: 青海非常神圣。
郭麗娜:青海是不加修飾的美。
胡廣涵:青海的治安問題比較讓人擔心。
貴松巖:青海是一個適合讓人沉淀自己的地方。
時院長總結語:
1. 青海給我的最大印象即中華水塔。
2. 青海是一個很神圣的地方,不僅景色壯觀而且給人一種心靈的沉靜。
3. 世界那么大沒有比腳更長的路,沒有比人更高的山。